侨乡夜未央,文旅曲悠扬!“乡音乡情·文旅歌曲伴你行”音乐赏析会圆满落幕
文章出处:江门市文化馆作者:发布时间:2025-09-02

8月29日七夕之夜,在广东省文化馆的指导下,由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江门市文化馆承办、江门市文化馆城市节拍大乐队演出的“乡音乡情·文旅歌曲伴你行”音乐赏析会,在文化馆二楼文化剧场精彩启幕。这场视听盛宴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以声画共融的方式演绎了文旅融合与“我们的节日·七夕”的别样浪漫。侨乡好声音与经典旅游歌曲在此交汇,为观众铺开一幅声情并茂的文旅长卷。活动现场掌声与喝彩此起彼伏,热烈气氛贯穿始终。

主持人:吴思

在“全国传唱的旅游歌曲”环节,音乐成为穿越时空的向导,带领观众漫游神州大地:《浏阳河》婉转清丽,流淌着湘韵风情;《太阳岛上》轻快明朗,绘出北国夏日风光;《鼓浪屿之波》深情缱绻,吟唱海峡乡愁;《请到天涯海角来》热情跃动,洋溢南国暖意;《青藏高原》高亢辽远,回荡雪域圣境;《我想去桂林》轻松诙谐,诉说山水之梦。每首作品皆以音符为经纬,织就一幅幅生动的地域文旅图景,引得观众时而凝神静听,时而击节跟唱,剧场内掌声如涟漪般阵阵荡开。

《浏阳河》

演唱:李璐

《太阳岛上》

演唱:蔡冰纯 陈雅琪

《鼓浪屿之波》

演唱:黄皇

《请到天涯海角来》

演唱:谭秀雯

《青藏高原》

演唱:郑金园

《我想去桂林》

演唱:黄骏健

 一首歌,唱响一座城。“除了舞台上呈现的经典作品,大家还知道哪些深入人心的城市旋律?”主持人即兴发问,瞬间点燃全场热情。观众踊跃回应,《北京欢迎你》《成都》等歌名被频频提及,更有观众即兴清唱,引来阵阵热烈掌声与共鸣的笑声,将现场气氛推向又一个高潮。

 “中国著名音乐家作品”环节则聚焦经典创作的艺术魅力与时代回响。《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以铿锵的旋律与壮阔的编曲,再现琼岛风骨与红色情怀,仿佛木棉傲放、山河奔涌,令人心潮澎湃;《真的好想你》凭借岭南音乐特有的温婉音韵和细腻情感,将深切的思念娓娓道来,旋律丝丝入扣、直击心灵;《为我们的今天喝彩》则以明快的节奏与激昂的和声,唱出奋进的时代强音,极具感染力,引来全场阵阵掌声。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演唱:蔡朝阳

《真的好想你》

演唱:谭秀雯

《为我们的今天喝彩》

演唱:宋可佳

这些经典之作不仅凝聚着艺术家的匠心与情感,更承载着音乐与时代、与土地之间深厚而动人的对话。为此,活动特别邀请了作品创作者——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一级作曲家刘长安,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顾问、暨南大学硕士生导师杨湘粤,著名词曲作家、广东歌舞剧院作曲家解承强等音乐大家,与江门音乐人代表——江门市文化馆研究馆员、江门市音乐家协会荣誉主席、广东省优秀音乐家蔡朝阳共聚一堂,展开深度赏析对话。

刘长安老师高度肯定了本场音乐赏析会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双重创新,并为江门文旅点赞。随后,他以《太阳岛上》《成都》等不同时期的经典文旅歌曲为例,围绕“从全国视角来看,近年来文旅音乐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这一主题展开分享,深入阐述艺术作品在推动旅游传播中所发挥的审美功能与情感联结作用。他指出,文旅歌曲的创作既充满机遇,也伴随挑战:机遇在于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崭新的表达视角和创作空间,挑战则体现在须不断提升作品的艺术质量,以适应新时代受众的审美需求。“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的词曲作家们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体验生活,以情带动创作。文旅歌曲更要以景抒情,以情绘景,情景交融,唱起来声情并茂,这样才能打动人心。”他寄语江门艺术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住,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好作品,来推动文旅歌曲的发展。

刘长安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一级作曲家

随后,杨湘粤老师围绕“与其它省份相比,广东在文旅歌曲创作方面是否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一话题分享了他的见解。他以《我想去桂林》《太阳岛上》等中国南北地域代表性歌曲为例,指出“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体现个性”,强调差异化表达在文旅传播中的核心价值。他进一步谈到,江门拥有丰富的侨乡文化、独特的滨海风情以及小鸟天堂等自然生态资源,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创作素材,“艺术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找到角度,找到人们共情的点去书写时代情感。”杨老师同样高度评价本场音乐赏析会的创新性与示范意义,并满怀信心地表示:在不久的将来,江门必将诞生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作品。

杨湘粤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顾问、暨南大学硕士生导师

围绕“其他省份文旅音乐的成功经验如何为江门所用”议题,解承强老师结合自身创作实践分享了深刻见解。他指出,当下文艺创作者最核心的课题是“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表达”。解老师提出三个关键层面:“首先是要认清自我——明确自己是谁,我们的文化优势在哪里,与别人有何不同。江门拥有独特的地理风貌、人文历史、民俗传统与文化积淀,我们应该充满自信,相信我们就是最好的。”“其次,流行音乐创作必须找准自己的叙事角度,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做到了深入思考、挖掘和尝试。时代在变迁,音乐也应当捕捉不同时代的气息,甚至适度超前,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流行’的价值。”“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一点——我们一定要热爱脚下这片土地。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作品才能传递出真实的力量,打动人心。”

解承强

著名词曲作家、广东歌舞剧院作曲家

蔡朝阳老师以创作亲历者的身份,围绕“江门本土文旅歌曲最具辨识度的特点是什么”娓娓道来他的体悟与见解。作为在江门扎根三十五年的文艺工作者,他常年深入五邑地区采风,不仅熟稔本地的旅游资源,更深深融入了这片土地的民间音乐传统。“新会小鸟天堂,台山上下川岛,开平碉楼、赤坎古镇,恩平温泉,鹤山古劳水乡……这些江门特别美的旅游景点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挖掘;而咸水歌、渔歌、禾楼歌、小卖鸡调、大卖鸡调、木鱼、山歌等等本土民间音乐元素,更是文旅歌曲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艺术源泉。”他指出,正是基于对这些本土资源的深入理解与情感认同,江门的文艺创作者们用心创作出诸如《疍家姑娘》《家乡的红树林》《相约碉楼》《那山那水那吉人》等一批饱含乡土情怀的文旅歌曲,书写了“吾乡如歌”的生动故事。蔡老师强调,“这份融于血脉的地域认同和文化自信,正是江门文旅歌曲最动人的辨识度。

蔡朝阳

江门市文化馆研究馆员、江门市音乐家协会荣誉主席、广东省优秀音乐家

对于“怎样让江门的文旅歌曲更好地传播到全国甚至更广泛的地方”,四位嘉宾分别给出了独到而深刻的建议。解承强老师认为:核心仍在于作品本身,好的作品自己会长脚、长翅膀,加上当前自媒体传播势头强劲,有了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推广便是水到渠成。刘长安老师强调:创作任何歌曲,首先必须确立较高的艺术标准,避免流于一般化;其次要有个性化的语言和本土特色,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最后要突破质量瓶颈,持续提升创作水准,只有好作品才能有更多的观众。杨湘粤老师则着眼于情感共鸣,作品能否打动人心,取决于是否能引发观众的共鸣——共情有多远、传播就能走多远。蔡朝阳老师则对江门音乐后辈寄予期许:江门文旅歌曲的未来,一定是朝着“好听、好唱、时尚”的方向发展,既有艺术高度,兼具传唱度,更能与时代同频共振。

赏析会尾声篇章聚焦本土原创力量,集中呈现了蔡朝阳老师创作的《鸟的天堂》《谭江流过的地方》《我想和你去台山》《古寨倩影》《阳光沙滩海浪》《一起共欢乐》等一批极具代表性的侨乡旅游歌曲。这些作品既描绘了碉楼林立、鹭鸟翩跹、椰风海韵的侨乡风光,也展现了作者作为群文工作者数十年来扎根生活、创新求索的艺术品格,更从侧面折射出江门丰富多姿的文旅资源、文艺创作的整体水准与蓬勃生机,让观众在旋律中邂逅一个立体、生动、充满魅力的江门。

《鸟的天堂》

演唱:蔡冰纯 陈雅琪 李元春

《我想和你去台山》

演唱:黄骏健

《古寨倩影》

演唱:温凯蓝

《阳光沙滩海浪》

演唱:宋可佳 李岚

《一起共欢乐》

演唱:群星合唱

用音乐触摸山河的温度,用旋律传递乡愁的厚度。本次音乐赏析会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创新实践。活动通过重温跨越时空的旅游金曲,激活了经典旋律中的地域文化与集体记忆,推动了文艺创作与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为侨乡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的音乐动能。

乡音不改,乡情永在。未来,我们坚信:江门文艺工作者必将始终秉持文化为根、艺术为桥,继续讲好侨乡故事、传播侨乡声音,谱写“诗”和“远方”交相辉映的时代新篇!

版权所有:江门市文化馆 Copyright 2018 Jiangmen China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江门市蓬江区院士路五邑华侨广场  电话:0750-3377208

粤ICP备18139116号  技术支持:广东迪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