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都人文
第3期:黎民伟(上)
1893年9月25日晚上,旅居日本横滨唐人街的华侨商人黎思荣(字兆昆,原籍江门新会都会)家又添了新丁。婴孩眉清目秀、活泼可爱。黎思荣很高兴,为孩子取乳名“秀旺”,大名“黎民伟”。
黎民伟6岁时被父亲送回香港圣保罗书院就读,寄养在大哥黎海山家。大哥比他年长20岁。
少年时代的黎民伟性情活跃,敢于冒险。一次,他为了躲避瓢泼大雨居然从骑楼下欲腾身跳跃上电车,不料鞋底打滑,膝盖受了重伤,在二哥家里疗伤一个月。
黎氏家族人多,少不了生活上的摩擦。有一回,黎民伟受了大嫂的辱骂,他发奋上进,立志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业绩来。这段日子,他悄然参加了中国同盟会组织,并成为活跃分子。
宣统二年(1910年),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的黎民伟断然在香港文明理发店剪掉了辫子,立志与旧时代决裂。当时他还未满18岁。
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之后,黎民伟与陈少白、谢英伯等革命党人组织建立了香港第一个文明戏团“清平乐白话剧社”,并参与演出剧团首排的话剧《戏中戏》。
剧社积极宣传民主革命,相继编演了《黄花影》《侦探毒》《爱河潮》等话剧,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但同时也成为清政府的眼中钉。
清庭粤府总督张鸣歧要求港英政府干涉剧社团体活动,于是港英当局屡次出面禁止剧社的演出。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之后辛亥革命的枪炮声震撼了摇摇欲坠的清朝。
翌年,黎民伟见到了曾交往两年的女朋友严淑姬。严淑姬在15岁时就成为广东北伐军女子炸弹队的一名战士,并随军参与了南京、徐州等地的战斗。此次她返回香港探亲,与黎民伟久别重逢。
在香港兰桂坊十五号的三楼天台上,他俩互诉衷情,彼此心心相印。华灯初上,两人才依依不舍地道别。
没多久,黎家就派人向严家提亲,黎民伟送严淑姬金手镯为定情物。
1893年9月25日晚上,旅居日本横滨唐人街的华侨商人黎思荣(字兆昆,原籍江门新会都会)家又添了新丁。婴孩眉清目秀、活泼可爱。黎思荣很高兴,为孩子取乳名“秀旺”,大名“黎民伟”。
黎民伟6岁时被父亲送回香港圣保罗书院就读,寄养在大哥黎海山家。大哥比他年长20岁。
少年时代的黎民伟性情活跃,敢于冒险。一次,他为了躲避瓢泼大雨居然从骑楼下欲腾身跳跃上电车,不料鞋底打滑,膝盖受了重伤,在二哥家里疗伤一个月。
黎氏家族人多,少不了生活上的摩擦。有一回,黎民伟受了大嫂的辱骂,他发奋上进,立志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业绩来。这段日子,他悄然参加了中国同盟会组织,并成为活跃分子。
宣统二年(1910年),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的黎民伟断然在香港文明理发店剪掉了辫子,立志与旧时代决裂。当时他还未满18岁。
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之后,黎民伟与陈少白、谢英伯等革命党人组织建立了香港第一个文明戏团“清平乐白话剧社”,并参与演出剧团首排的话剧《戏中戏》。
剧社积极宣传民主革命,相继编演了《黄花影》《侦探毒》《爱河潮》等话剧,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但同时也成为清政府的眼中钉。
清庭粤府总督张鸣歧要求港英政府干涉剧社团体活动,于是港英当局屡次出面禁止剧社的演出。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之后辛亥革命的枪炮声震撼了摇摇欲坠的清朝。
翌年,黎民伟见到了曾交往两年的女朋友严淑姬。严淑姬在15岁时就成为广东北伐军女子炸弹队的一名战士,并随军参与了南京、徐州等地的战斗。此次她返回香港探亲,与黎民伟久别重逢。
在香港兰桂坊十五号的三楼天台上,他俩互诉衷情,彼此心心相印。华灯初上,两人才依依不舍地道别。
没多久,黎家就派人向严家提亲,黎民伟送严淑姬金手镯为定情物。
1915年,黎民伟加入香港后备警察队,5月份在九龙靶场尝试手枪实弹射击。
同年,黎民伟参与演出“人我镜剧社”的文明戏《寄生》《可怜儿》《恒娘》等剧目,并在香港九如坊新戏院义演筹款,赈济水灾难民。
也是在这段日子,黎民伟去澳门登台演出《黄金累命》等剧。别有用心者向他推荐了一个风尘女子,那女子对黎民伟穷追不舍,常寄情意绵绵的情书,但均遭到黎民伟婉拒。
热衷于社会活动的严淑姬,担心自己不能满足丈夫对家庭和爱情的期望,于是着手为丈夫物色另一个妻子,也为自己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姐妹。
1919年4月间,严淑姬获悉黎民伟的心意后,主动为他与林楚楚(原名为美意)撮合,并表示地位“彼此平等”。严淑姬觉得林楚楚不但美丽动人而且忠厚善良,必将是黎民伟的贤内助。
林楚楚的祖籍也是广东新会。她生于美国,在美国学习肄业归来后常参与进步青年的聚会,被黎民伟的翩翩风采和慷慨激昂的演说所吸引,两人彼此爱慕,相见恨晚。
于是,黎民伟、严淑姬、林楚楚三人同在“愉园”相会,彼此已亲密无间。
林楚楚征得母亲同意后,与黎民伟于1920年春正式结婚。婚后不久,林楚楚也踏入影坛。
自《庄子试妻》之后,黎民伟就想拥有一间自己的影片公司,但是没钱没设备。直到1921年,得其兄长黎海山支持才开始筹组。
香港当局怕黎民伟的影片公司成为革命党人的聚集地,一直没有批复。于是黎民伟只能自带摄像机外出拍片。
1923年4月,黎民伟携带家眷前往日本观摩“第六届远东运动会”,拍摄了《中国竞技员赴日本第六届远东运动会》纪录片。
1923年秋,黎民伟赴京,为京剧大师梅兰芳拍摄《黛玉葬花》《木兰从军》《上元夫人》《霸王别姬》等舞台艺术片。
自孙中山在广东就位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黎民伟追随孙中山左右,拍摄了《孙大元帅出巡广东东北江记》《孙中山北上》以及后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出殡及追悼会等纪录片,为反映孙中山后期革命活动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原广东高等师范学堂的礼堂召开。黎民伟前往拍摄了此次大会记录片,片中就有孙中山与李大钊携手走进会场的珍贵历史镜头。
北伐战争开始,黎民伟和助手罗永祥扛着笨重的摄影机,不顾生命危险,在战火纷飞中拍摄了攻打广东惠州城的镜头。
这些摄录于战地的大量珍贵镜头,后来被剪辑成一部长纪录片《国民革命军陆海空大战》,1941年年底又被整理编成纪录片《勋业千秋》。
从参与时间之早、创作题材之广、影片质量之高等角度考量,黎民伟都无愧于“中国纪录片之父”的称号。
孙中山为褒奖黎民伟的贡献,亲笔题字“天下为公”赠予黎民伟。这四个大字也在孙中山逝世之后铭刻在南京中山陵门的正上方。
1923年7月,黎海山、黎北海、黎民伟三兄弟发起创办民新影片公司,开创了香港电影事业新纪元。
1924年冬天,黎民伟再次回到香港,决定把摄影棚设在广州西关多宝坊,冲洗底片和拍摄外景则在香港。
1925年2月,黎民伟以广州西关多宝坊为片场完成长故事片《胭脂》拍摄。该片由黎北海编导,黎民伟和林楚楚主演。
这部作为香港第一部故事片的《胭脂》于1925年2月23日在新世界戏院公映。林楚楚由此成为第一代女演员。
1925年6月,广州和香港工人为声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了省港大罢工。23日下午,广州各界举行了游行大示威,当游行队伍行经广州沙基时被英军士兵机枪扫射,造成“沙基惨案”。后来,不少参与此次游行的师生从广州到黎民伟家来避难。
香港当局半夜闯入黎家搜查,找出各种文件,说黎民伟策动学生罢课,后因查无证据不了了之。
因为省港大罢工,民新影片公司解散。黎民伟于1925年8月亲自到北京各位朋友家里放映孙中山的纪录片,并与当时名流李煜瀛(石曾)、李大钊、于树德、褚民谊、罗佑明等商议发展中国电影事业的计划。
在当时的形势下,黎民伟携带部分摄影器材到达上海,在杜月笙等人帮助下,组建了上海民新影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民新影片公司”),并在摄影棚开办演员培训班,学员有金焰(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位“影帝”)、汤得培等。
上海民新影片公司摄制了《玉洁冰清》《三年以后》《天涯歌女》《和平之神》《西厢记》等20多部影片。其中《西厢记》是突破欧美市场的“第一片”,在英、法等国公映。黎民伟亲任导演并主演了《复活的玫瑰》。
1927年冬,黎民伟带领林楚楚等20多位演艺人员前往湖北、河南等地取景拍摄影片《木兰从军》,得到北伐军将领方振武将军的大力支持。方振武将军慷慨资助千元旅费,并调集三四百骑兵在影片中扮演古装兵士。
黎民伟的剧组在冰天雪地中连续工作了20天。1928年春节,剧组人员就在一间校舍过年,并收到了北伐军送来的木炭和食品,大家真正领会到了“雪中送炭”的情义。
然而,竞争是无情的。天一影片公司以极低的成本拍摄的同题材影片《花木兰》,抢先一百多天占领了市场。黎民伟的《木兰从军》票房不佳,损失很大。
同时,黎民伟摄制的揭露帝国主义压迫中国人民的纪录片《祖国山河泪》遭到上海租界、香港等地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禁映,使上海民新影片公司欠下债务。
《蔡公时》是黎民伟根据我国外交特派员蔡公时被军割耳削鼻残杀的“济南惨案”史实改编的故事片。在影片制作期间,黎民伟就收到了来自各方的压力,但他面对威胁,无所畏惧,最终完成了该片的制作。
影片《蔡公时》上市后,在上海公共租界的电影院遭到封杀、禁映。黎民伟只得将《蔡公时》影片改在租界外的上海南市区电影院放映。尽管空间小、设备差,但是观众闻风而至,几乎场场爆满。
此时,上海民新影片公司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1926年至1929年间共拍摄影片20部。该公司旗下的编导欧阳予倩、卜万苍、侯曜、孙瑜等都是中国电影业界中的佼佼者。
由于编导人员创作思想不一致,影业市场竞争激烈,上海民新影片公司也摄制过低俗的色情影片,但黎民伟向西方社会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以及敦厚的中国民情风俗的志向始终没有改变。
1929年冬,黎民伟与华北电影有限公司的罗明佑合作,共创“联华影业公司总制片厂”(以下简称“联华影业公司”),黎民伟占该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他俩都有“复兴国片、改造国片”,振兴中国电影的共识,可谓志同道合。
联华影业公司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故都春梦》,由阮玲玉、林楚楚主演,成功演绎了北洋军阀时期的一个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执导《故都春梦》的导演是朱石麟,剧组在北平等候下雪取景之际,导演孙瑜萌生灵感,编写出《野草闲花》电影剧本,当下雪时同时取景拍摄,该片由阮玲玉主演。
后来,联华影业公司又拍摄了由卜万苍导演的《恋爱与义务》(上下集),由阮玲玉与金焰等主演。这《故都春梦》、《野草闲花》、《恋爱与义务》三部影片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上获得了双赢。
《故都春梦》的良好势头,促使黎民伟带领剧组再度摄制《续故都春梦》,并于1932年秋在沪、京两地连续放映8天,十分卖座。这部严肃的社会生活题材作品与其他粗制滥造的武侠神怪片抗衡,为当时的影坛带来了清新之风和亮丽曙光。
(作者:廖振明、叶杜生;鸣谢:江门市美术馆;发布时略有改动,未完待续。)
版权所有:江门市文化馆 Copyright 2018 Jiangmen China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江门市蓬江区院士路五邑华侨广场 电话:0750-3377208
粤ICP备18139116号 技术支持:广东迪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