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区
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生态 >> 省级非遗研究基地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文章出处:江门市文化馆 发布时间:2022-12-28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于201512月由广东省文化厅批准建立“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在民俗研究、工艺传承、文化传播、创新发展等方面成果斐然。

 通过创作美术作品传播江门红木家具文化、台山玉文化、崖门旅游文化等非遗文化,编写《鹤山非遗图典》《鹤山狮艺》《蔡李佛拳》《荷塘纱龙》《蓬江名人传略》等非遗传承文化专著。

 进行江门特色非遗民歌研究,配合政府机构设计创作华侨爱国主义题材音乐剧《一代大儒》、作品《钢琴五重奏》,以6项非遗——粤剧、茅龙笔、广东音乐、古琴、咸水歌、纱龙舞为元素,展现侨乡优秀文化,在江门乃至广东大地上传播。

开展江门特色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其价值研究,通过制作“广东非遗APP”和建立“广东非遗数据库”,宣扬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保护,在非遗文化传承及服务侨乡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非遗传承创新成果入选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中国青年报社承办的纪录片《传承的力量》


国家教育部颁发江门传统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实训中心


2016年6月,江门传统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实训中心由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立项为省级公共实训中心建设项目,2019年7月获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公共实训中心。共投入建设经费300多万元,建成了集项目工作室、创意工厂、手工艺作坊、大师工作室、展览馆五位一体,设备先进、师资雄厚、特色鲜明的生产型、共享型实训基地。中心深度融入江门传统工艺美术产业链,实现江门传统工艺美术非遗教学实训、文化创意产品研发、文化传播传承及创业孵化、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与本地家具企业、玉石雕刻企业、文化创意公司、非遗教学培训单位及非遗传承人共享。

2020年10月,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获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授牌为“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与示范基地”。与江门市委宣传部、教育局、文广旅体局合作,借助五邑华侨华人名家资源开展侨乡传统非遗文化、技艺讲座。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廖惠林、葵艺技师余惠云来学校举办讲座,与本校教师同堂授课。建立“廖惠林葵艺文创产品技能大师工作室”,2019年5月通过广东省教育厅认定。“江门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探索与实践”入选广东省高校美育改革与创新优秀案例。

图文来源: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区 Copyright 2018 Jiangmen China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江门市蓬江区院士路五邑华侨广场    电话:0750-3371330    粤ICP备18139116号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799号    技术支持:广东迪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