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民间杂技(市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文章出处:江门市文化馆 发布时间:2021-09-08 15:12
开平民间杂技发源于开平市赤坎镇,是在开平流传了100多年的传统民间杂技项目。
1915年,原籍广西的杂技师傅朱长荣,久居赤坎,靠卖艺为生,其精湛的武术和杂技表演,获得当地群众的认可。他随后在开平收徒,传授杂技和武术,其中,金钟堂、何玉郎、梁飞武、杨军武、何少华、梁海山六人跟随其学艺,在练就一身本领后,在江门五邑地区到处表演,深受群众喜爱,当时被称为“开平杂技六虎”。
现今,“六虎”之中,还有梁海山一人在世,已是91岁高龄。他身体尚好,还能表演一些简单的杂技动作。
“开平杂技六虎”,大多数以家族传承、收徒等方式,将开平民间杂技进一步传承延续。“六虎”之一梁飞武,将杂技、武术主要传授给梁养基、梁国峰两个儿子,并收徒弟唐志荣等。“六虎”之一杨军武,也将杂技传授给儿子杨鸣富、杨牛洪。梁国峰等人,成为现今开平民间杂技的中坚力量。
开平民间杂技,有口顶技、排球跳舞、六合棍、火流星、水流星、空中飞碗、玻璃樽跳舞、空中打蛋、钢剑刺喉、睡玻璃床胸口碎大石、缩骨术、飞砣等十多个项目。许多项目,都是以“硬气功”为基础的真功夫。同时,不少项目非常注重“平衡感”,利于年轻一代练习,训练时,需凝神定气,对培养年轻一代的“定力”,非常有帮助。
开平民间杂技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相对于大型杂技团来说,开平民间杂技的表演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表演。同时,开平民间杂技表演运用的碗、盘、绳、棍、帽、鸡蛋等道具,都是群众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
开平民间杂技,活跃在开平民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多年来,还曾多次受邀至港、澳、台、美国、加拿大等地公益演出,展示侨乡人民的精气神,展示中化民族的文化自信,成为开平侨乡对外文化交流的一扇“窗口”。
为了将开平民间杂技更好的传承,梁国峰于1980年成立了国峰民间武艺馆,并创办国峰民间武术协会。近年,还成立了国峰民间技艺馆,广纳贤才,培养后人。至今,梁国峰已收徒弟20多人。
现今,民间杂技项目,在江门五邑地区,乃至广东省内都已少有。因此,开平民间杂技尤显珍贵,亟待得到保护和传承。